政策動態

深港合作 “雙向奔赴” 粵港澳大灣區全聯通大提速

粵港澳大灣區

近日,隨著10層結構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澆筑完成,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首批重點項目——河套壹號項目(原名:深港科創綜合服務中心)塔樓斜柱與樓層梁順利合龍,“雲中蝴蝶”造型雛形初現。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浩翰 攝

  8月15日,福田汽車站至香港跨境專線正式恢復運營,線路涵蓋商務出行、逛街購物和旅行游玩﹔另一邊,港人來深消費更加活躍,消費半徑從羅湖東門、老街、筍崗,福田水圍等地,向寶安、前海、龍華、龍崗、鹽田等各區延展。

  據香港入境處數據顯示,7月份北上港人總數達到468萬人次,平均每日便有超16萬人次北上。深港“雙向奔赴”的背后,是交通出行方式的逐漸豐富,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帶動市場、金融交流日趨通達,促進規則機制“軟聯通”按下加速鍵,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向世界級灣區邁進。

  交通四通八達

  灣區生活更熱絡

  正值暑期,深港之間各大口岸人流如織,優越便利的交通條件,是香港居民鐘情“北上”消費的前提條件。今年3月,深圳通全新推出“一票通深港”,旅客購買一張車票可乘坐“一次深圳市內公交或地鐵+一次跨境巴士”,實現深港兩地“一票聯程”﹔6月,深圳通“一碼通深港”業務正式上線,深港公交地鐵實現乘車掃碼互聯互認互通。

  “澳車北上”和“港車北上”給大灣區人員流動增添新動能。今年1月1日“澳車北上”開始實施,截至8月6日,港珠澳大橋邊檢站已查驗港澳單牌車數量超過55萬輛次﹔7月1日“港車北上”正式實施,其中的8月1日至6日期間,近3000輛次香港單牌車經口岸通關,是7月同期的6.8倍。

  同時,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海底隧道順利合龍,深江鐵路、深汕鐵路開工建設,皇崗口岸建設加快推進,蓮塘/香園圍口岸啟用貨檢“一站式”通道,“軌道上的大灣區”跑出“加速度”。

  目前,蛇口港已開通27條組合港線路,多港如一港,實現“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打造了一條便捷高效的粵港澳大灣區海上物流通道。

  “軟聯通”加速落地

  粵港澳大灣區合作走向全球

  粵港澳大灣區交通、物流網絡的“硬聯通”不斷走深向實,金融、標准、創新合作等規則機制的“軟聯通”也在加速推進。

  8月9日,《“前海港企貸”業務操作指引》正式印發,3家前海港資企業成功辦理港企貸業務,融資金額合計1200萬元人民幣。前海作為深港合作最緊密的地區之一,已吸引超過1.1萬家外資企業落戶,其中港資企業佔比達85%。“前海港企貸”著眼於民生金融服務,便利前海眾多港資小微企業獲得境外融資,助力港企港人在前海創業創新,也為深港“融資通”開辟新渠道。

  標准是規則對接的重要載體。今年4月,粵港澳三地共同公布110項“灣區標准”,這些標准以粵港澳三地高共性、易融合的重點民生領域為切入點,涵蓋食品、粵菜、中醫藥、交通、養老、物流等25個領域,持續探索以“灣區標准”為載體促進大灣區“聯通、融通、貫通”。

  上半年,知識產權、稅務、建設等領域一系列助推深港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政策陸續出台,21類港澳專業人士在前海備案即可執業,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等全市4家醫院獲准使用“港澳藥械通”,累計獲批使用32種藥械。

  當前,深港合作正走向“研造一體,融合發展”的4.0時代。7月,《深圳市推進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印發實施,大運深港國際科教城將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要支撐平台、深港科教產研深度合作區、現代化國際化“城市新客廳”,深港科創一體化不斷提速。